湘南起义在耒阳:毛泽东的第一爱将
2023-06-21 13:12:44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许文婷 |          浏览量:5274

伍中豪(1905-1930),耒阳蔡子池街道金南伍家村人。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受李大钊的直接影响走上革命道路。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官,参加秋收起义,是井冈山时期著名将领。他是毛泽东的肝胆知己和井冈山时期的第一爱将。

英雄相惜,肝胆知己

1926年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伍中豪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教官,并结识了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的毛泽东。伍中豪崇拜毛泽东,毛泽东欣赏伍中豪,他俩很快成为知己。

1927年9月,伍中豪参加秋收起义,任第一师第三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他坚决支持毛泽东向井冈山进军的决策,而师长余洒度拒不执行,伍中豪拿着驳壳枪,顶着其脑袋要他服从毛泽东指挥。团长陈浩等人叛变时,伍中豪临危不惧,执行毛泽东指令,将叛徒绳之以法。当时的伍中豪,脱颖而出,成为毛泽东第一爱将,参与指挥了所有早期井冈山军事战争,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立下了卓越功勋。

行军打仗之余,伍中豪和毛泽东经常一起探讨诗词创作,互相唱和。伍中豪很喜欢毛泽东早年求学的一首诗,他模仿此诗创作了一首充满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诗:“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伍中豪每有新作,都会主动请毛泽东指点。他俩不但是肝胆知己,还成了文学挚友。

英勇善战,足智多谋

井冈山著名的宁冈战斗、新城战斗、五斗江战斗,都是伍中豪亲自指挥的,每一仗都是以最少代价歼灭敌人。当时红军队伍里留下一句名言:伍中豪出马,战无不胜。

1928年2月,宁冈城战斗打响,伍中豪的第三营担负主攻任务。宁冈城并不大,但城墙非常坚固。革命军装备很差,武器弹药缺乏。伍中豪经过勘察,决定仿赤壁大战,利用火烧。他命令九连从南门的西侧爬城抢攻,八连配置在九连右侧放火烧城。这次战斗,毙敌300多,生俘100多,敌营长王国桢、靖卫团团长李树滋均被击毙,还活捉了伪县长张开阳。中国工农革命军取得了进军井冈山以来的空前大捷。

1929年1月,井冈山大雪封山,红军生存困难,为了发展壮大革命力量,毛泽东、朱德决定分兵向外围发展。政治部主任陈毅主张打回湘南,28团团长林彪主张向赣北拓展,31团团长伍中豪力主向赣南发展。伍中豪的理由是,赣南地域广阔,利于机动作战;物产丰富,易筹给养;群众基础好,便于发动;敌人力量薄弱,不难对付。毛泽东经过反复权衡,拍板支持伍中豪向赣南发展。后来,毛泽东曾说:“红军在赣南能有今日之发展,伍中豪应记第一功!”

1930年5至6月,伍中豪又率红军第三纵队转战闽西,他的军事才能在三打龙岩战役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将福建军阀打得团团转,全歼陈国辉旅2000多人,奠定了开辟闽西根据地的基础。毛泽东曾吟诗称赞三打龙岩:“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由于伍中豪英勇善战,他与彭德怀、林彪、黄公略被称为毛泽东手下“四骁将”

将星陨落,魂归故里

1930年6月,伍中豪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军长,8月,改任第二十一军军长。10月,伍中豪带着一个排,到横江渡调兵攻打吉安,途经安福县时,突然遭到安福靖卫团的袭击。伍中豪仓促应战,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被靖卫团团长罗汉苟杀害,一代将星就这样陨落了。

伍中豪牺牲后,毛泽东咬住一条毛巾,久久说不出话来;红十二军、二十一军万余官兵失声痛哭;彭德怀咬牙切齿,活捉了罗汉苟并亲自监斩。

一代骁将伍中豪走完了他25年的光辉岁月,我们耒阳人民会永远记住他。如今,在县城建起了“中豪小学”,以永远纪念英雄伍中豪。

    (通讯员 陈冬婷 段雨鑫)

责编:许文婷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