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耒阳市民政局聚焦社会救助领域突出问题,以提升工作质效为抓手,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多措并举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不断夯实清廉民政根基,促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救助体系,强化救助能力。起草印发了《耒阳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耒阳市特困人员认定实施办法》《耒阳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及救助帮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建立主动发现机制,优化社会救助程序,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社会救助服务能力。
——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依据新修订的《耒阳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办法》,进一步简化、优化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流程,大幅缩短审核、审批时间。其中,入户调查和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同步进行,经济困难情况清晰、公示无异议的申请家庭,可不再进行民主评议,减少审批环节;开通湖南省社会救助APP应用手机移动端自助申请方式,实现困难申请“足不出户、一网办理”。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审核确认时间已压缩至25个工作日,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善用数字技术,精准识别对象。依托湖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申请社会救助对象及其法定赡抚(扶)养人的财产和收入状况进行大数据比对,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同时,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沟通对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已实现公安、人社、工商、房产等13部门数据共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核对方式让被核对家庭的隐形信息“曝光”,弥补了工作人员入户调查评估的缺陷,有效提高了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
——内外监督并重,清查违规现象。一方面,紧紧围绕政策落实及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清查“人情保”“错保”等违规问题,对不符合现行救助政策的坚决核减;健全近亲属备案制度,对村(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或近亲属申请社会救助的,一律备案审查,防止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畅通监督渠道,线上通过政府网站、互联网+监督平台持续做好社会救助领域信息公开;线下健立社会救助长期公示制度,设置乡镇(街道)、村(社区)民政宣传栏、社会救助公示栏等,长期公示救助对象情况,并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途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引导社会力量,开辟多元渠道。积极推行“‘湾村明白人’+社会救助”创新模式,引导“湾村明白人”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湾村明白人”地头熟、人头熟、情况熟的优势;大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让“政策找人”成为常态,努力做到急难对象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同时,依托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市30个乡镇(街道)设立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及时受理、转办、办理、反馈社会救助申请事项,对困难家庭主动发现、主动救助,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记者 曹富蓉 通讯员 谢冬华 朱斌)
一审:赵娟
二审:曹富蓉
三审:谢翰林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简讯】三架街道:屋场恳谈话安全 交通出行筑防线
喜讯!耒阳市文联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 “三下乡” 优秀团队称号
夏塘镇:严查涉摩涉电违法!守护农村道路安全出行
耒阳市举办2025年结核病防治暨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工作培训班
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下沉试点工作获好评
情暖“八一”:老兵“见”老兵 暖人又暖心
联通引领数智转型 政企协同共绘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耒阳市党员教育培训“周五课堂”:《奋进新时代》上、下集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