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村引领】大市镇紫峰村:优化营商环境 发展集体经济
2022-08-04 17:20:40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梁昕 |          浏览量:7859

日前,记者走在紫峰村的乡间小路上,两旁的稻田一片橙黄,偶见白鹭在田间嬉戏,微风拂来,碧波泛起,稻谷长势甚是喜人;再往村里走,排列整齐的西瓜大棚依次铺开,绿藤点缀下的西瓜田生机盎然,远处显眼的位置可见一派繁忙的工厂生产场景,无不彰显着这个村集体经济位居前列的自信和底气。

紫峰村位于大市镇东部,东边与本镇芭蕉村交界,南边与本镇敖山村接壤,西与泉水交界,北边与新市镇接壤,区域面积11.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60亩,水田2950亩。该村由原来的上堂村、明星村、老屋坪村三个村合并而成,现全村有38个村民小组,1342户人家,总人口6842人。

近年来,紫峰村聚力发展大局,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因地制宜谋划产业、积极引进项目落地、全面落实种植产业等方式,2021年度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3万元。

抓好招商,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面对自然条件差、基础落后等不利局面,受全市安商大会精神启发,紫峰村决定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去年项目刚刚引进的时候困难重重,没想到今年9月份湖南明升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可以正式投产了。”站在湖南明升新能源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大市镇紫峰村党总支书记陆国平欣喜地告诉记者。

早在去年10月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担心环境污染,一时矛盾难以调解,时常出现阻工现象,使得项目无法推进,党员干部多次上门做解释工作仍难以让当地群众信服,最后村委班子商议后带领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到江西新余等地进行考察,最终让村民得以理解,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投产后,可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仅此项目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挖掘潜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群众富不富,关键靠支部。紫峰村村支“两委”统一思想,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两委”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

“这里的西瓜现在大量上市了,我们每天都有活,一天80元,忙完活不耽误接孩子,挣钱顾家两不误。”7月28日下午,在大市镇紫峰村西瓜大棚忙碌的村民李大妈说道。在村党支部书记陆国平带领下,紫峰村将老百姓抛荒或复垦的500余亩土地,按每亩租金500元承租给西瓜种植户秦善阳,全部种上了大棚西瓜,60%的收入归村集体。“预计今年大棚西瓜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左右,以后我们再修路、搞绿化就不愁钱的事了。”陆国平笑着说。

盘活存量,增加村集体经济成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快社会主义“三农”建设的客观需要。紫峰村通过每月召开专题会议,集思广益商议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和可挖掘的潜力,及时研究解决村级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此良好的营商环境,引来更多企业的青睐,常茶高速项目部和搅拌站在选址时,认真筛选对比,最后决定落户紫峰村,不仅盘活了闲置的村集体土地,而且每年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同时为当地的群众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和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紫峰村党总支书记陆国平表示,紫峰村交通方便,水利设施完善,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下一步,将以现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基础,继续大胆创新、大胆实践,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致富齐头并进,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刘源)

一审:赵娟
二审:陈剑民
三审:谢翰林

责编:梁昕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