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湾村明白人” (28)】刘柏生: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2022-04-22 09:47:56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周紫红 |          浏览量:2726

耒阳市大和圩乡禄田村有一个文化地标——圣人殿,这是耒阳北部地区尚存的一座孔庙,也是湖南境内最古老的孔庙之一。每天,都会有一个老人来认真清扫,就像打扫自家房子一样细心。他就是禄田村6组砂子塘湾"湾村明白人"刘柏生。

刘柏生,今年75岁,年轻时曾担任过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后来又担任村主任,1971年入党,有着50多年党龄的他,是村民眼中的"全能人"。圣人殿能够保存至今,并且修缮一新,得益于这位老人的坚守。四十多年来,老人就像卫士守护城堡一样,精心守护着圣人殿。

说到"圣人殿",在北乡的原住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记忆,它是耒阳东阳观古建筑群中唯一保存至今,且已有500余年历史的孔庙,也是湖南境内最古老的孔庙之一。该殿前身为"东阳书院",自清代100多年来,圣人殿一直是耒阳北乡兴教办学的重要场所,先后设过私塾、碧禄一校、东阳小学、雅江中学等。直至2010年,圣人殿因年久失修,梁断柱裂、破败不堪,已成严重危房后才封闭停用。

近年,为保护地方文物,延续孔圣文脉,刘柏生与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发起倡议,在大家的共同策划下,经耒阳刘氏尧夫房宗亲代表集体协商,决定重修圣人殿,并成立修缮理事会。为了恢复圣人殿原貌,刘柏生找到耒阳市文旅广体局寻求帮助,在市文旅广体局的大力支持下,获得古建筑"修旧如旧"修缮业务指导及资金扶助。有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刘柏生干劲更足了,他积极组织村民捐款,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亲自上门做一些村民的思想工作,有时碰上村民不在家,吃了闭门羹,他便一次两次登门造访,不厌其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打动对方,取得全湾村民的支持与理解,先后筹集民间资金180余万元,使得圣人殿修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咱总得给后人留点什么吧,这些文物风化的那么厉害,再不保护就晚了。"说起修缮圣人殿的个中缘由,老人的话简单而朴实。

在修缮圣人殿的过程中,刘柏生又主动参与挑沙和泥、添砖递瓦等义务劳动。2020年3月,修缮一新的圣人殿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庄严肃重伫立在樟雅公路旁,2022年3月,圣人殿被衡阳市政府公布为第六批衡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柏生不仅是当地文化遗产的"守护神",还是砂子塘湾的"热心人",谁家有红白喜事,会邀请他帮忙,张罗干各种活,村里修路架桥也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在疫情防控期间,老人更是积极配合,督促村里在外务工人员不要返乡,返乡的人员主动向村委会报备。在去年的防溺水工作中,老人更是一马当先,单身一人看管着学校周围的几口山塘,义务加固塘堤,安装标识牌,管护着孩子们不到水库、池塘游泳。

在刘柏生的带领下,如今,参与义务保护"圣人殿"等文物古迹的人员不断壮大,全村已经发展几十人。刘柏生说"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通讯员 刘素娟)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