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 劳动最美丽】 陈江恒:一心为民 带富一方
2020-05-16 23:11:34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霞 |          浏览量:874

从乡村医生到村支部书记到医院院长,“衡阳市劳模”陈江恒一直坚守“诚信于人 服务于民”的信念,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

1983年应征入伍,1992年3月退伍回乡任乡村医生,从1992年到2000年,这8年来,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病痛,陈江恒都会随时出诊上门服务。村民的记忆中,70多岁的黄宜政,半夜突发脑溢血,情况危急,幸亏陈江恒及时上门为他诊治,才转危为安。五保户廖义凤因患内风湿关节痛,一到下雨天就会发作,每次陈江恒都会及时上门帮她治疗,而且从未收取任何费用。“她家里本来就很困难了,能尽自己的力量帮一点是一点。”陈江恒说。

2000年,陈江恒怀揣着让乡亲们富起来的初衷与期盼,毅然放下热爱的医生职业,义无反顾地扎根养育他的故土,以高票当选新市镇和平村支部书记。他用勤劳的双手做强村集体经济,带富一方人。

当时的和平村基础条件非常薄弱,村前是荒山,村民出行是烂泥路。“我要以穷山僻壤为舞台,浊水脊土为温床,用勤劳的双手,敢叫旧貌换新装,把和平村打造成一个幸福美丽的乡村。”陈江恒掷地有声。

要带领村民致富,首先要有高质量的产业作为支撑。陈江恒结合和平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一条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经济的新路子。村干部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兴建了一个年出牲猪1000头、鸡10万羽的养殖小区,一个100亩早熟梨水果基地,一个沙砾场,一个村加工厂,冬种油菜近1000亩,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油菜示范基地,仅此几项年可创收100多万元,全村人平增收230元,人平纯收入达6200余元。

要让村民住得舒心,出行方便,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陈江恒上任后,拆除屋前屋后的猪栏和厕所140多间,建成标准三隔式无害化化粪池367户,修建580余米配套下水道,186户用上自来水,建成降氟灶196户,山塘复坡3口,维修渠道4000余米,硬化村道2580米,组道5760米,全村13个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

基础设施改善后,陈江恒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组织在村道两旁和房前房后栽樟树、花木1400多株;完成了4、5、7组新建村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硬化,按城市标准建设;粉刷墙体12700余平方米,硬化禾坪7400余平方米;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解决“脏、乱、差”为重点,在全村积极“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路、改灶”的“三清三改”工作。建设村民健身室、娱乐室、农家书屋。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利用远程教育网站培训党员、群众、拓展村民思想,树立乡风文明。“我希望不仅改善大伙儿的衣食住行,还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陈江恒表示。

在陈江恒的带领下,和平村一点一点美起来了,一步一步富起来了。和平村先后被评为“衡阳市文明村庄”“衡阳市卫生村庄”“耒阳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陈江恒的先进事迹曾多次被媒体宣传,其个人被评为“衡阳市劳动模范”、“衡阳市先进个人”、“衡阳市优秀党员”、“耒阳市优秀人大代表”。

2017年,和平村和渠塘村合并为渠塘村,陈江恒卸任了村支部书记,重新回归了他热爱的“老本行”——到自己创建的耒阳易康医院担任院长。然而,陈江恒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家乡的发展。2018年,楼下湾(渠塘村20、21组)改造项目启动,由于村民不理解,阻力很大。陈江恒先后组织村民召开8次会议,一家一户地做工作,并自己出资10多万元,帮助拆除旧房、空心房170多间,并对楼下湾重新进行了规划、美化、亮化。2019年,渠塘村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成为我市乡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如今,村民住进了新房,道路两旁都装上了路灯,家家户户门口道路都进行了硬化,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你看我们村现在多漂亮、多干净,下雨天出门都不会弄脏鞋子,好多城里人周末都来我们这玩呢。”楼下湾村民陈平和开心地说。

陈江恒说:“渠塘村是我的家,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让大家都以渠塘村为荣,我感到非常高兴。”

当然,如今陈江恒的工作重心是经营好易康医院,为患者解除病痛。2018年,陈江恒在医院创建了中医馆,在弘扬中医精神的同时,为中老年人、贫困人员解除各类慢性病的疾苦。因效果显著,不少市民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这里的技术和服务都很好,我去年因为头痛、膝盖痛在这里治疗了两个疗程,现在基本好了。”今年60多岁的周阿姨,带女婿来这里做治疗,对易康医院赞不绝口。

“作为劳模,就要带好头、用劲干,我非常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陈江恒说,“虽然岗位在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陈娟 江维东)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