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禁毒故事】用心搭建桥梁 用爱唤醒良知
2021-08-03 12:51:48          来源:衡阳禁毒 | 编辑:梁昕 |          浏览量:6214

耒阳市遥田镇的禁毒社工谢海鹰说:“说实在话,在从事禁毒社工这份工作之前,我也曾对吸毒人员充满排斥和不解,他们为什么要吸毒?他们没有一点常识吗?”然而,随着成为一名禁毒社工以后,因工作的缘由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接触增多和了解加深,谢海鹰逐渐体会到“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这句话的含义,也深刻感受到禁毒社工的工作意义。

在谢海鹰管辖的乡镇中就有这样一个人,李某军,50余岁,谢海鹰回忆初次见面的场景时说道:“当时是接到通知,要我去长沙接他戒毒出所,感觉有点奇怪的是怎么没有亲属随行,后来见到他人以后,当看到那张布满皱纹的面孔、浑浊的双眼以及失落的神情时,我的内心涌出一股心酸与同情。办好交接手续后,在回程的路上,交谈中得知因为吸毒,李某军已经离婚十多年了,孩子们也跟他断了联系,家里也没有其他亲人在走动,老家的房子因长期没有居住也已破败不堪,现在出来身无分文……”了解李某军的境况后,谢海鹰开始思索,像这样的服务对象该怎么开展工作,李某军没有手机,又无处可去,还无法联系到家人。同时,在与李某军沟通中发现他有大量消极情绪……

当到达目的地后,问题果然接踵而至,李某军首先表达了他无处可去,且上年纪了,没有积蓄,想要政府救助。谢海鹰当即将情况向镇里领导如实汇报,后经镇里相关领导的协商,决定先把李某军安置到镇属养老院,并帮其购买了相关的生活用品,那天谢海鹰忙到深夜一点多才回家。次日,因为担心李某军的心理状况,谢海鹰又马不停蹄的向领导汇报请求联系心理咨询师,经多方协调,从衡阳市甘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请来心理老师帮李某军做心理辅导。

待李某军情绪稳定后,谢海鹰发现他眼睛似乎不大好,走路总绊倒,于是又带他去镇卫生院诊治,检查结果是严重的白内障,必须尽快手术。李某军50余岁,妻离子散,刚从戒毒所出来,身无分文,又没有医保,怎么办?谢海鹰左右为难,有了一丝放弃的念头,但看着李某军乞求的眼神,又于心不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上了村里的支书寻求帮助。经村干部协商,村里答应先想办法帮帮他,为李某军争取了两千元临时救助金,可是还是不够呀!最后,经过多方协商,终于为他又争取到五千元困难补助金,同时又给他补交了医疗保险。当谢海鹰把这些钱给他送去时,李某军激动得双手颤抖,眼含热泪握着谢海鹰的手说:“谢谢!太谢谢了!我原本就是想为难你们,不想配合你们的工作,想不劳而获,破罐子破摔。没想到你们不仅不摆架子还真心帮助我!我真的很惭愧!我一定好好配合你们的工作,按时尿检,我一定要戒掉毒瘾,做个遵纪守法的人,等眼睛治好后找份保安的工作养活自己,坚决不给政府添麻烦了……”

看到李某军的转变,谢海鹰也深刻体会到禁毒社工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因为吸毒人员不仅是违法者,同时也是受害者,需要我们用心用情去感化、帮助他们戒掉毒瘾,重新融入家庭,回归社会。


责编:梁昕

来源:衡阳禁毒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