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刘桃源(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耒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我想和大家谈谈耒阳农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耒阳农业的昨天有着辉煌的历史。解放后,耒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办农业,开展了两次“种子革命”,带来了粮食生产三次飞跃: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改高秆品种为矮秆品种,耒阳粮食生产出现了第一次飞跃,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改单季水稻为双季水稻,粮食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飞跃;1977年以来,改常规水稻为杂交水稻,粮食生产出现了第三次飞跃。
粮食生产三次飞跃,耒阳粮食年总产由解放前的1亿公斤突破到5亿公斤,实现了自给有余。耒阳人民千百年来吃饱饭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党的农业政策好,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耒阳农业的今天;归功于农业科技进步,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耒阳农业的今天有着明显的优势。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8个关于农业的1号文件,为农业保驾护航。耒阳始终把农业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卓有成效,去年,全市粮食年人均占有量已达430公斤,比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400公斤多了30公斤。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耒阳今天的粮食是安全的。耒阳今天的农业有四大优势:一是种粮大户多;二是农机唱“主角”;三是单产水平高;四是产品质量好。
耒阳农业的明天任重而道远。展望未来,耒阳农业发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指示为指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向高产高效发展。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坚信,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耒阳农业的明天就会灿烂辉煌。
责编:梁昕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简讯】三架街道:屋场恳谈话安全 交通出行筑防线
喜讯!耒阳市文联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 “三下乡” 优秀团队称号
夏塘镇:严查涉摩涉电违法!守护农村道路安全出行
耒阳市举办2025年结核病防治暨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工作培训班
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下沉试点工作获好评
情暖“八一”:老兵“见”老兵 暖人又暖心
联通引领数智转型 政企协同共绘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耒阳市党员教育培训“周五课堂”:《奋进新时代》上、下集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