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 我心向党·成果篇(3)】三架街道:“产城村”融合发展擎领北部新城
2021-06-21 10:18:29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梁昕 |          浏览量:6857

东方破晓,晨曦初露。地处市经济开发区核心地段的三架街道如同这火热般的天气,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新生力、蔡伦抄纸、童车产业园、大汉龙城、菁华职校等一批重点项目和标志性工程紧张施工。“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郊规划有序布局,渐次落地。

三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

城乡共融  生机勃发  振翅向天歌

服务园区,建设产城融合的北部新城,蓝图渐变实景。三架街道高标准、有步骤地落实规划,时时都有新变化——以工业大道为“带”,107国道为“轴”,10个村(社区)组成多“团”的创新发展布局, “村接新城、城伴园区,街巷规整又洁净”,和谐宜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耒阳经济看园区,园区重点在三架。一家家民营实业,仿佛春笋般点缀在繁忙的画卷之中,三架街道始终以服务园区及重点项目为核心,以党建为抓手,加强干部管理,从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干部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精准“保姆式”服务,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发扬“白加黑”“五加二”连续作战的精神,主动服务项目,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去年,雅仕林实验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桃李江南首期完工,新达微职业培训学校主体完工。新生力、蔡伦抄纸、同乐堡童车产业园、AD区等一大批项目完成征地拆迁,目前也正在加紧建设。以三桥社区为例,1个月完成菁华职校50亩的拆迁征地工作,再次刷新征拆史上的“耒阳速度”。据了解,2020年至今,该街道共征地1300多亩,拆迁近20000㎡,迁坟300多冢,优质的服务有效地推进了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园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沿着蔡伦科技园的康庄大道一直深入,这里是耒阳市乡村振兴的示范点——七岭社区,一路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到达黄泥嘴,这里有给乡村带上美颜滤镜的“文化走廊”和链接百年老井“过路塘井”的水利管道;到达百亩七岭立体分类果园,由下而上种植着红柚、梨子、黄桃,清晨的阳光照耀在翠绿色的树叶上,增添生机,并创下年均30万的收入。跳转到元木村果蔬基地,虽然占地仅30亩,但种植草莓与蔬果并行的“复合创收模式”却给基地每亩3万元的生态农业价值。

党建引领   潜力迸发  幸福再出发

“这几年,我们突出党建引领,注重源头治理,探索出创新社会治理的‘三建两推’工作法,多次受到省市各级领导关注与调研,目前已在10个村(社区)全面铺开。”三架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谢慧荣告诉记者。为了统一思想认识,以法治、自治、德治为立足点,通过教育引导辖区群众遵纪守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架街道深入推进“三建两推”工作法,10个村(社区)2021年全部开展示范评比创建,比学赶超,全处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

“三建两推”工作法,即建好“社区(乡村)课堂”,助推党建引领;建好平安网格,压实工作责任;建立综治中心,推进乡风文明。制订村(居)民公约,推行村(居)民自治;制订评比机制,推出先进典型。“三建两推”既弹好了社会治理这架大“钢琴”,又通过牵住党建这一“牛鼻子”,以“创先争优”机制激先敦后,重新擘画了三架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构筑起既有铺天盖地小网格,又架起了村(居)民公约的“四梁八柱”。

“小课堂”发挥了“大作用”。今年以来,三架街道基层党组织“社区(乡村)课堂”共开课70余次,参与人员近4000人次,环境卫生整治成绩显著,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街道整体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真正达到了统一思想与步调、凝聚人心与力量的目的,成为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阵地。网格化管理与基层村(社区)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打造了“10分钟安全圈”,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真正做到了矛盾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社区)、街道。一系列邻里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化解处理,白洋渡污水问题、青麓等3个社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欧阳淑芳诈骗案等几个重大信访积案迅速化解,一大批遗留问题得到解决,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日益上升。

伴随着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三架街道将印下奋斗者的足迹,擘画未来的征程。(记者 赵娟 刘喜 李靖宇)

责编:梁昕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