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化程序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为困难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免费办证……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耒阳市公证处进一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群众反映的难点和优化公证服务的“堵点”,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办证慢、来回跑等问题,真正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提升公证“速度”和“温度”。
程序做 “减法” 打造公证“高速路”
继承权公证是市公证处的主要业务,也是群众对公证的刚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近年来金融机构风险意识的增强,继承权公证呈现水涨船高之势,但因其内容复杂、准备材料多、继承人都要到场等程序而受到当事人的诟病。
如何改进这项工作?市公证处首先想到的是,对证明材料的提供要求和提供方式进行改进——除了对关键性证明材料,如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财产证明和继承人的身份证件属于必须提供外,其他证明材料不作强制性要求。在提供方式上也有所变通——除申请人需要提供身份证原件外,其他人可提供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或电子照。
减少继承权公证程序和举证资料,只是市公证处优化公证程序服务的一个缩影。市公证处对出国公证及国内简单公证事项,如学历、学位、出生、亲属关系、委托、小额继承等进行简化公证办理流程,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提速出证,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对于不能当场出证而又急着外出工作或办事的当事人,市公证处采取邮寄公证书等方式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服务入农家 “坐堂”办证变为上门办证
“没想到你们上门来了,有些资料我确实已经找不到了,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3月31日,市公证处工作人员赴亮源乡为当事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一下子就为当事人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得到了村民的点赞声。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市公证处规定,对于当事人在办理公证中存在的障碍,公证员能解决的,一定要想方设法解决,不能“等、靠、要”。碰到群众举证有困难的,公证员可以主动外出收集证据;证据在外地的,公证员可以委托当地的公证机构或者相关部门帮忙核实,或者公证员自己上门核实。
市公证处公证员彭春连告诉记者,如果当事人来公证处有困难的,公证员可以主动上门提供办证服务,若当事人或证人在外地因客观原因不能前来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证员也可以通过微信或电话等方式沟通和核实。
服务暖心窝 群众满意出实效
“这一栏需要填你的家庭住址”“未成年人需要填写监护人”“你需要在空白处签字然后按指纹”……日前,在市公证处服务大厅,刚到上班时间,就排满了来办理公证的群众,公证员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位当事人的疑问,即使是电话咨询,也毫不马虎。
大厅里,有贴心便民的窗口服务;而在窗口以外的地方,市公证处也处处践行着“人民公证为人民”的实践,特别是在参与公证法律援助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该处为残疾人、贫困户、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减免公证费,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适当降低部分涉企公证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主动服务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一系列暖心服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一致叫好声。(记者 赵娟 通讯员 王松波)
责编:许文婷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三伏天如何科学度夏?中医专业人士为你支招
【简讯】三架街道:屋场恳谈话安全 交通出行筑防线
喜讯!耒阳市文联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 “三下乡” 优秀团队称号
夏塘镇:严查涉摩涉电违法!守护农村道路安全出行
耒阳市举办2025年结核病防治暨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工作培训班
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下沉试点工作获好评
情暖“八一”:老兵“见”老兵 暖人又暖心
联通引领数智转型 政企协同共绘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