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秸”尽所能 点“秆”成“金”
2025-07-13 09:34:52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周紫红 |          浏览量:4192

耒阳融媒7月13日讯(记者 梁梓坤 通讯员 卢健 实习生 周立娟)盛夏时节,新市镇绿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走式秸秆捡拾机开足马力,在刚收割完的早稻田里忙碌地穿梭着。伴随着机器的轰隆声,散落在地上的稻草迅速被打捆机吸入,经过旋转、压缩、捆绑等环节,最后变成一捆捆方正的“秸秆包”。

随着秸秆资源化利用不断推进,这根过去“不敢烧”的农田废料,如今成了养殖市场眼中的“香饽饽”。“这几年秸秆价格高,牛羊养殖场老板直接到田边装车,每吨能卖600元,加工压缩后更是能卖到1000元以上,不愁销路。”绿联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秸秆产业化利用大户曹利古说,仅去年,他靠秸秆加工和销售就增收超过100万元。

耒阳市是农业大市,秸秆年产生量超40万吨。近年来,耒阳市将秸秆产业化利用纳入绿色农业重点项目,全力推广“打捆离田、集中加工、就地利用”的模式,扶持回收加工主体发展壮大。2023年起,耒阳市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新增产业化利用主体13家,新增作业设备30余台,秸秆产业链条不断拉长。

绿联合作社便是其中典型代表。该社集秸秆回收、加工、销售为一体,打造了完整的“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产业闭环,年处理秸秆1万余吨,加工后的饲料产品远销广东、广西、江西等地。

“秸秆不仅能卖钱,更能养牛,牛粪还田又能养地。”曹利古说,合作社现有肉牛存栏超400头,实现“草-畜-肥”循环,真正把秸秆从田里用回田间,变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黄金链”。

新市镇种粮大户李华也尝到了秸秆回收的“甜头”:“以前稻草只当柴火烧,现在一吨都能卖好几百块,去年光靠卖秸秆我就多挣了两万多块,是真正的绿色收入。”

2024年,耒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已达38.0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0.21%,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生态振兴”的新路径。

一审:梁斌
二审:杨明涛
三审:何孝国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