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接触曾家陂人,那是曾宪群老师。那时曾老师在太平中学任教高三数学,我在高考前蹭过他的课。曾老师身材不算高,然长着粗粗的头发,浓浓的眉毛,黑黑的胡须。给人的印象是初看有点严肃, 接触多了觉得和蔼可亲可敬。真可谓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顺。其他的老师告诉我曾老师是曾家陂人。那时我只是听说曾家陂是耒阳市最大的村落 ,其它一无所知。
也许是与曾家陂有缘,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九中,九中地处曾家陂旁。而一呆就是8年,我的勃发青春就在这里度过的。我也由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的管理者。在与曾家陂的近距离接触中,也有了较多的了解。
记得刚到九中时,发现公平垌特别大,大得令我惊呀。我这个来自于太平坳上山区的乡村的从未见过这么大的田野。京广线由南向北纵贯垌的中间,在广袤辽阔的田野上奔驰。一条小江呈S形,象一条彩带也是由南向北飘去。尤其是一个诺大的村落曾家陂就座落在公平垌的中间。而耒阳九中则在这个大村落的北面,相距一公里左右。一条大马路穿过九中向南穿过曾家陂村中间,再往南延伸。曾家陂可真大,一条大马路从村中央的门塘穿过,左有曹家湾、老屋里,右有新屋里、鸟里树下,这些是小名,其实就是一个大村落。皆姓曾,同一祖宗开枝散叶,现有近千户人家,三千多人,还有迁涉到永兴郴州等地的曾家陂子孙。
我记得,我与几个青年教师每天清跑,经常顺着马路穿过曾家陂往南跑去。还有每当学校举行运动会,长跑项目就安排这条大道上。朝气蓬勃的运动健儿随着一声哨声,奋力朝曾家陂方向飞奔。此时,曾家陂的男女老少就会夹道观看欢呼鼓劲,还有送毛巾送开水的。那场面很热烈很温暖,至今记忆犹新。
九中至曾家陂大道两边,皆是大片大片的田野,田野中有一股清泉,一口泉水井,冬暖夏凉。每当夏天,九中的青年教师晚饭后打一场球赛,结束后,就提着桶带上洗澡用具,朝泉水井走去。月亮出来了,月光照射在茂盛的禾苗上,波光粼粼;青蛙在田间鸣叫,此起彼伏。我们踏着晶莹的晚露,走在通往泉水井的田埂上。到达井边,用一桶泉水从头浇到脚,透心的凉,太爽了。我们开着玩笑,笑声在田野荡漾开去。顿时,感觉青春真好,乡间真好。
刚开始,我对曾家陂总是抱有一种特别的神秘感,为什么曾家陂有这么大,为什么曾家陂人有其鲜明的个性。接触多了,与曾家陂越来越融洽,了解也多了。曾家陂人好客,且酒量也大。几杯酒下肚,就会称兄道弟。他们奉行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说话直爽,为人大方。每到春节,在开学前,村里总会邀请九中的老师去吃饭。几杯酒下肚,那就打开了话匣子。他们谈起自己的祖辈总是充满着自豪感。时任公平水泥厂厂长的曾祥云(曾家陂人)告诉我们,他们皆是曾参的后代,到了益公时,也是明未清初时,率部从江西迁入耒阳,益公之三子存居曾家陂,原只是鸟里树下,小家小户。据说曾氏祠堂建成后,风水特别好,日渐兴隆,开枝散叶,经过一代一代人努力,发达成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村落。
曾家陂历史上文官秀才出得不多,有名的也只是曾泮壁文章书法俱佳,为优秀附才。现代出了几个正厅级干部。而武官把式倒是名声在外,这也许是曾家陂人历来尚武的见证。作为武庠生的曾广智,射箭可百步穿杨,至今曾家陂人还津津乐道。尤其是曾广智的弟弟曾广礼,尊称“七爷”,更是大名鼎鼎,是曾家人引以自豪的偶像式传奇人物。说起这个“七爷‘’,老厂长曾祥云显得特别兴奋。他告诉我们,“七爷”是个把式,也就是武师吧。专门在外教授武术的。其武艺超群,纯硬功夫,南拳武术炉火纯青,十八般武艺样样拿得下,尤其是飞刀堪称一绝。声名远播耒阳常宁永兴郴州等地。就连北方武术师前来挑战,七爷一出场,马步一扎,飞刀一露,对手望而生畏,悻悻离场。从此,七爷名声鹊起,威名远扬。
曾家陂人尚武,豪气仗义,英勇忠直,不怕牺牲。曾国藩到公平募招办团练,曾家陂人闻讯前往,出钱出力,不求回报,令曾国藩都感动不已。朱德领导湘南起义,曾家陂人有几十人踊跃参加,在参加排风铺血松林战役后,随部队上了井冈山。勇猛顽强,冲锋在前。可惜后来都光荣牺牲了。这也是曾家陂人引为自豪的。可见曾家陂人尚武,除了保家,还有卫国的情怀。
据我所知,练武是曾家陂的传统。曾家陂把式多。练的是南拳,属于南派武术。每到冬天,农闲时,村里的青少年就聚集祠堂里习练拳棒。从八仙飘海、捋袖过江、小马步、大马步四套基础拳开始,再进而练一些难度大的拳,还兼学刀棍凳等器械。每年春节,曾家陂可热闹了。新屋里与老屋里武术对垒表演开始了。我去看过几次,确实热闹。武术表演在禾场上举行。全村老少兴高彩烈,皆来观看。先是龙腾狮跃,鞭炮齐鸣,鼓声大作,喇叭齐奏。接着就是武术表演,拳棒棍刀轮番上场。掌声不断,喝彩声此起彼伏。高潮部分是,码四五张大桌子,有一层楼高,然后各选一人,在上面表演,一张一张往上翻,谁掉下来谁输,观众们屏声静气,连小孩子也不打闹,比武一结束,则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曾家陂,诺大一个村落,管理也很严格,不允许曾家陂人出去惹事,但总有些人在圩场管闲事,曾经严重影响了曾家陂的形象。有人说曾家陂过于强势。其实接触多了,发现曾家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尚武已经转化为崇文了。时任支书曾繁连告诉我们,自从九中落地曾家陂以后,曾家陂的风水变了。重视教育成为了共识,成为了时尚。曾家陂近水楼台先得月,办好村小学的同时,在九中初中高中的日益增多。曾庆勇老师在曾家陂的小学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为九中输送了不少好苗子。从80年中期开始,每年都有考上中专大学的曾家陂学子。现在不是比谁家拳头硬,而是攀比谁家子弟考上大学。所以,去曾家陂参加升学宴那已是常有的事,九中的教师也乐意去参加,被奉为上宾的感觉真好。还能见证曾家陂的隆重的礼仪。曾华告诉我,自恢复高考至现在,曾家陂考上中专大学的上百人,今年考取大学的就有十多人。他自己是曾家陂考上大学的第6人。我一直在想,曾家陂的这一变化,应该也是时代的进步。
在我的印象中,曾家陂与九中关系好。历届村干部及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者总是关心支持九中。曾繁连、曾庆梅、曾少云等几任支书,皆身体力行地支持关心九中的发展。曾繁连由支书改任变电站站长后,表示优先保障供电。记得学校建运动场时,就得到公平水泥厂厂长曾祥云的支持,从小水砂石场拖砂石都是水泥厂的车。 记得曾家陂农场卖树,村支委研究优先九中的教职工。特别是对九中的治安环境格外用心。记得有2个楞头青来九中无理取闹,我与唐秋成马上骑单车去了曾家陂,来到祠堂,正值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在议事。听后,大骂混帐。立即要民兵营长把那两个小子领回,并处罚了他们。曾家陂的弟子在九中表现很好,经常配合学校维持治安,如曾湘平、曾安平、曾华等。类似的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
如今的曾家陂,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好时机,将发生耀眼的变化。一有机会,我将去故地重游。一定会有新感受新惊喜。(文/贺辉才)
责编:许文婷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七夕”婚姻登记传新风 移风易俗谱新篇
市委巡察组完成十三届市委第八轮巡察反馈
校车排查保安全 开学出行更放心
哲桥镇向优秀高考学子发放助学金
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收费标准出炉
耒阳农商银行七夕福利重磅来袭
【微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道路绿化大升级 扮靓市民出行路
新学期即将启程,我市213万册教材加速配送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