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建有个“小竹海”
2024-08-18 18:08:51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许文婷 |          浏览量:280126

​群建有个“小竹海”。

称之为“小竹海”,是因为没有那些享有盛名的竹海规模大名气大,譬如说蔡伦竹海、吉安竹海、桃江竹海……

称之为“小竹海”,是因为竹海该有的元素,它一样不少,犹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群建"小竹海”确实小,小得不被外界知晓,居于深山人不知。它像山村小姑,未走出大山,未经历繁华,仍然是朴素纯洁的处女状态,羞涩满满,天真烂漫,含苞待放,人见人爱。

群建村位于何处?“小竹海”特色如何?群建村是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虽然我穿过竹海,翻过大山到了外面的世界,但对这里的山山水水烂熟于心。

群建村属耒阳市太平圩乡,地处耒阳的西南高坳上,习惯称之为太平坳上。因与长坪乡毗邻,其山形地貌及气候特征与长坪坳上相似,均为五岭山脉余脉,皆由永兴、桂阳延伸至此。崇山峻岭,山峦重叠,属典型的山区。神奇的是,至群建村,山山岭岭长满了竹子,覆盖了太冲贺家、太冲匡家、牛形坪、砚冲、花毛寨、龙家、碧头、洞中心、吊楼上、毛山背等十来个自然村,面积达近万亩。加之毗邻的太岭,连片竹海一万多亩。其中太冲贺家、太冲匡家、牛形坪属于核心区域,其竹之密其山之茂其景之多,可与那些声名赫赫的竹海媲美。

进入“小竹海”,东西南北均有路进入,可谓条条道路通竹海。而从西门进入为最便捷最接近核心区。从耒阳市区出发,经耒长高等级公路至石枧中学处往东转入乡道,翻过一座小山就到了太冲贺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竹林,葱葱郁郁,碧波荡漾,摇曳翩翩,风姿招展,像是迎接你的到来。跨过石拱桥就来到了太冲匡家,一棵千年古银杏昂然挺立,历经风霜雨雪仍叶繁枝茂,堪称大自然的奇迹。当地人喻为竹海的守护神树,这里已经建成了银杏广场。

早些时候,从银杏树下走过,爬几十级陡峭的石板路就分成三条小道。一条是古道,石板路上的石板早已磨得锃亮,穿过后岭的半山腰,路过青石与翠竹相映的马伏岭,来到昂首巍然的龙形岭山下,沿着一条清澈的小溪,路过四面环山的清水塘,再穿过两峰对峙的笼冲,往东延伸到小水。在群建境内,那是峰回路转,翠竹掩映,溪水流淌。在古代,于整个西乡而言,这是古道,也是一条生命线。这条古道往西,经太冲贺家,往西至石枧马形到仁义,再往常宁、广西。挑盐的挑煤的挑杂货的络绎不绝。可后来清水塘建成了水库,这条古道就断了。但从清水塘水库下面可以到达太岭,太岭半山腰有一座庵子,掩映在竹林中,晨钟暮鼓,在竹海中回响。

另一条路是从沿后岭往上爬,至马伏岭的山上,在密密的竹林中穿行,到达牛形坪,再翻越一座山,到达枧冲。往南到达龙家;往东路过花毛寨,到达板冲,过太平圩,直至公平圩。

如果直攀上后岭上,那“小竹海”全景尽收眼底。往西看,象江河上游,围绕竹海,从南向北直流而下,到达太冲贺家时,忽向东转入太冲匡家,继而又往北流去,像一条白练在竹海的边缘舞动,与青青的竹海相映成趣。

往北看,一碧清水是清水塘水库,静静地躺在崇山峻岭间,翠竹掩映,万绿丛中一片深蓝,更添清凉境界。

往东看,可看到牛形坪凤山,翠山起伏,竹海翻浪。早先凤山有一座庵子,香火旺盛,后成了小学,成了村农场。我记得凤山有一个四方井,泉水清清,甘甜可口。还有翠竹丛中,庵子旁,有一棵银杏树,不结银杏,是一棵公的。传说此公银杏与太冲匡家古银杏相通,所以太冲这棵古银杏硕果累累。这只是使说而已,如今凤山翠竹满山,泉水仍在,而古银杏树早被人砍了,而太冲千年古银杏仍年年杏果满树。

去凤山,原来有一条小路可以到达。我们读小学的时候经常走的一条路。一段沙路,一段石板路。那是从后岭的半山腰向南斜坡而上,密竹夹道,几乎见不到天。到达烂塘背转弯处时,发现楠竹特别高,特别大,特别挺拔。翻过不是很高的对门岭到了岩背岭,此处有一个天然的溶洞,进口不是很大,里面却宽敞,可容纳几百人。溶洞外面,除了青石,就是密密的竹林 ,还真是深藏不露。这也是我们小伙伴们的天堂。

从岩背岭下山过洞往上拾级而上,随着泉水叮咚声越来越清晰,就知道到了凤山。站在凤山回望,那竹海又是另外一幅景象。远望竹海,层峦叠嶂,绿意盎然,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又似一首流动的诗。

鲁迅曾说过,天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此话也可以反过来说,路很久没人走了,路就不路了。这些小路,因没人走了,被茅草灌木侵占,进不去了。现在走的水泥道。

如今在“小竹海”水泥乡道四通八达,从太冲贺家出发,驶过象江河,来到千年古银树下,再穿越太冲匡家,在后岭呈“之字形”弯弯曲曲向山上驶去。到了牛形坪,以牛形坪为中心,四方皆有水泥乡道。

从太平圩到群建村的道路已加宽,进入"小竹海"也非常方便。汽车在竹海的乡道慢慢行驶,窗外的翠竹缓缓掠过,只有阳光从竹枝间射下来,驳驳点点,微风透着凉意,能闻到淡淡的竹香,那是大自然最清新的气息,它悄悄地沁入心脾,让人心旷神怡,顿感车在画中游,身处凉爽地,深吸一口气,精神格外爽。

来过的人都说好,难得一块清凉地,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如果恢复好以前石板路,让游客漫步其中,春挖笋采蘑菇,夏避暑,秋登山,那是好的选择。建几个农宿,那就更好。

欢迎客人们多来群建走走,或在古民居的厅堂里躺在竹椅上吹吹凉风,或去象江河边看石湾鱼在丝草中游弋,或去银杏广场欣赏千年古银杏的丰姿,或到清水塘垂钓,或去太岭庵子听听钟声,更应去的是在竹海里一享清凉。(文|贺辉才)

责编:许文婷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