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湾村明白人”(137)】发挥“湾村明白人”作用 共绘新时代耒阳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4-06-06 14:56:33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谢娟娟 |          浏览量:6029

耒阳因耒水而得名,在全市80多条大小河流沿岸形成的5061个自然村落,被当地群众称作“湾村”。在各个湾村中,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宣讲政策法规、助推产业发展、反映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监督乡风文明……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湾村明白人”。

乡村振兴要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耒阳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引导“湾村明白人”当好乡村振兴助推员,带动、指导村民大力发展产业,促进持续增收,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

产业发展“我”引路

灶市街街道集中村坐落着一处“百果园”,园内满是无花果、蓝莓、樱桃、枇杷等果树,一片生机盎然。

“湾村明白人”陈坤回忆道,这里是她的家乡,原本是一片采煤沉陷区,山地荒芜、杂草丛生,周边村民没有什么增收的好路子。为改变家乡面貌,带领村民致富,陈坤拿出多年积蓄创办合作社,从最容易成活的无花果开始种植,逐渐把方圆1500多亩的荒山打造成了一个集休闲餐饮、农事体验、社会实践教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农庄,四季有瓜果,处处闻花香,前来休闲观赏采果的人络绎不绝。

在耒阳各乡镇(街道),像陈坤这样的致富能人担任“湾村明白人”的共有300多名,由他们牵线返乡的创业、就业人员已达上千人,他们不忘故里、各展所能,成为情系“湾村”发展的“追梦人”。

技术指导“我”添彩

南京镇车头村周家湾今年70岁的“湾村明白人”李主冲年轻时外出务工,不慎被机床压断一条手臂。虽然落下残疾回到家乡,但他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自暴自弃,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养起了牛,并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功脱贫致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牛专家”,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被推选为“湾村明白人”。

李主冲认为,养牛能让自己脱贫致富,也一定能帮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于是他在湾里开办了养牛“小课堂”,免费指导村民养牛,只要有人愿意来听课,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同是脱贫户的李头桂在他的指导下,走上了养牛的道路,早就步入了年收入“万元户”行列。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都来到“小课堂”学习,这让李主冲充满了成就感:“这个‘小课堂’还真办对了。”

在“湾村明白人”的队伍中,像李主冲这样的“牛专家”“田秀才”“鸡司令”等有一门专业技能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交流种养经验、传授种养技术,架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

美丽乡村“我”助推

走进公平圩镇洲泉村黄家洲老湾,一栋栋白墙红瓦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我的家风家训"和"门前四包"的特色门牌整齐划一,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黄家洲老湾共有60多户人家、300多居民,随着钱袋子的鼓起,村民统一拆旧建新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虽然湾里成立了“拆旧改建理事会”,但拆旧建新工作并没有预想的顺利,大部分村民希望村里牵头拆旧建新,但是也还有几户村民出于各种原因,不同意拆旧。

“不拆旧,就不能建新。这个工作我来做。”曾保根自告奋勇承担起了做这几户村民的思想工作,一家家走访、一户户动员,在他春风化雨般的思想和情感攻势下,几户人家心悦诚服、达成共识——全体村民采取“自筹大部分,争资小部分”的模式,按照统一规划建成了56栋小洋楼,并重新修缮了湾前的池塘和围栏,种植了绿树鲜花,环境变好了,村庄变美了,村民更幸福了。

去年“湾村明白人”共筹集乡村建设资金3800万元,带动村民修缮加固了264口山塘、打通了83条致富路,为建设美丽乡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乡风文明“我”倡议

“办一场红白喜事,开支4万元起步,10万元也见怪不怪。”三架街道七岭社区黄泥嘴湾“湾村明白人”徐柏林发现,这都是面子问题在作怪,他下决心要改变这种坏风气。

于是他在自家办喜宴时,大幅降低标准,每桌开销控制在300元以内,超过200元的人情红包不收。他的这一做法轰动了整个黄泥嘴湾。一开始,大家都说他越有钱越小气,他耐心解释,逐个劝解,慢慢地大家都开始效仿。他趁机起草了一份倡议书,倡议大家移风易俗,减办、简办喜事,倡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去年,310人的黄泥嘴湾,只办了6场红白喜事,每场喜事花费全部控制在3万元以下。

他还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将“勤、礼、孝、廉”等做人的道理,设计成通俗易懂的漫画,画在湾里过道的墙上,湾里人从画里的故事中悟出“道”来。虎年农历大年初一早晨,村民在他的引导下,改变以往放鞭炮、送红包的拜年方式,举行集体茶话会,每家每户拿出水果、点心,大家集聚在一起,叙旧情、谈发展,其乐融融。

耒阳“湾村明白人”基层治理模式已成功走过了探索、实践、总结、发扬的历程,这支队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耒阳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大力实施“强村计划”,更好发挥“湾村明白人”作用,持续抓党建、强堡垒、促产业、兴文化、优环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共绘新时代耒阳美丽乡村新画卷。(钟杰)

一审:梁斌
二审:陈剑民
三审:陈平放

责编:谢娟娟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